题材背景

第19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题材背景

2015年9月16日,第34次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表大会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召开,在经过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的投票后,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郑重宣布:“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”。杭州成为继北京和广州之后,中国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。

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(The 19th Asian Games Hangzhou 2022),简称“杭州2022年亚运会”,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。

本届亚运会共设游泳、射箭、田径、羽毛球、棒垒球、篮球、拳击等40个大项,61个分项。15个比赛日,预计共产生482枚金牌。

杭州2022年亚运会以“中国新时代·杭州新亚运”为定位,以“中国特色、浙江风采、杭州韵味、精彩纷呈”为目标,秉持“绿色、智能、节俭、文明”的办会理念,坚持“以杭州为主,全省共享”的办赛原则,继我国今年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后,必将为世界奉献一场无与伦比的国际大型体育盛会。

为纪念代表亚洲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亚运会第三次在我国举行,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4月发行第19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一套。

第19届亚运会的会徽“潮涌”的主体图形由扇面、钱塘江、钱江潮头、赛道、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,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,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。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,赛道代表体育竞技,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,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。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,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,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,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,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,紧密相拥,永远向前。

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,组合名为“江南忆”,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句“江南忆,最忆是杭州”,它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、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。

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穿越时空,怀揣梦想,抒体育之欢畅,亮文化之灿烂,树经济之标杆,和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质相契合,与杭州亚运会会徽、主题口号相呼应。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“宸宸”“琮琮”“莲莲”,三个亲密无间的好伙伴,将作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、传递和平与友谊的使者,向亚洲和世界发出“2022,相聚杭州亚运会”的盛情邀约。

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英文表述为“Heart to Heart, @Future”,中文表述为“心心相融,@未来”(读作“心心相融,爱达未来”)。

口号的亮点是@,这是全球互联网通用符号,也契合了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。“心心相融(Heart to Heart)”,意在各国人民在亚运会这个大舞台上交融,也体现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向上、紧密相拥、充满活力的愿景,倡导全民健身和投身奥林匹克运动;“@未来(@Future)”,传递自信乐观、不畏挑战、共迎美好的期许,与“永远向前”以及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的精神契合一致,也寄托着面向未来,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。

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“薪火”。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,以其庄重大气、意蕴深远的造型,通过火炬手们的手手相传,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独特创意、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。

火炬造型自下而上“生长”,整体高730毫米,净重1200克。炬基,以八条水脉寓意文明之脉,代表浙江八大水系;炬身,以良渚螺旋纹为演化,形似指纹,自然交织,精致细密;炬冠,以玉琮语意为特征,方圆相融,昂然而立;出火口设计源自“琮”最早的甲骨文字形,寓意“光在内周而复始”;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,在动静之中迸发出由外向融合的运动员力量感和汇聚态势。

“薪火”,喻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。火炬以玉琮为表征,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,既是对中华文化的致敬和传承,也向世界展示了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古代中国、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,使中华文明圣地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体育图标是体育运动会重要的视觉形象元素,广泛应用于场馆内外的标识和装饰、道路指示系统、运动员参赛和观众观赛指南等各个方面。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,也是传达运动会举办理念和主办国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
杭州亚运会体育图标呼应会徽“潮涌”所包含的体育竞技精神、“勇立潮头”的浙江精神以及杭州韵味特质的视觉语言;结合体育运动的“态”与“势”,以生动准确的运动造型,凝练表达了亚运会各体育项目专业动作最精彩的瞬间,充满动感与力量;艺术表现上强调线性、水系的视觉内涵,融合“曲水流觞”的互联共享的人文理念,采用标准件及双勾线的视觉手法创作而成。整体设计体现时代审美和国际化表达,在历届亚运会体育图标设计中独树一帜,令人耳目一新,充分彰显杭州亚运会美学文化,也必将成为重要的亚运文化遗产。

信息来源: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官网